• All Posts
搜尋
  • hongkongfoodsafety
    • 2014年11月9日
    • 已讀 4 分鐘

關於建設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的戰略思考

File2.jpg

關於建設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的戰略思考

——香港博大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金獅

王金獅常委在吉林省政協大會上做“關於建設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的戰略思考”專題發言

各位領導、 各位委員:

大家好!

我發言的話題是為什麼要建設生態型和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?如何建設?吉林省是國家糧食大省和蔬菜、水果及其轉換食品肉、蛋、奶的生產大省,這塊上蒼賜給吉林人的黑土地,植物茂盛,生態多樣,至今受工業化污染的程度比較低。那麼,吉林省能否依託天然的生態鏈,去打造健康的食品鏈,從而建設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,打造全國食品工業的優質原料供應基地和加工基地,從而實現富省、強省之夢?

提出上述想法,主要有這樣一些思考。

第一點:時代呼喚環保型、食源性安全食品!這幾年,醫療科技發達了,傳染性疾病減少了,而各種與飲食相關的慢性疾病卻直線上升了。這個問題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。下面是網上暴光的14種有害食品,它們是鎘、鉛超標大米、 “絕育”青瓜 、藥袋蘋果、“爆炸”西瓜、“膨大”獼猴桃、甜蜜素香瓜、“刷色”番茄、催熟的香蕉、速生雞、垃圾豬、糞坑鯰魚、瘦肉豬、避孕魚、化肥生豆芽。它們的問題全出在種植、養殖環節。用這種有毒素的原料去加工食品,即使不再填加其它違禁添加劑,也是有毒了,如果再有違禁品添加,那就毒上加毒了。鑒於我國及全球工業品生產能力過剩、健康食品信譽不足、食源性慢性疾病增多、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等新形勢,可以推斷,未來一百年中,居民在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日常消費中,對食品健康的關注和消費的投入,將上升為人類關注的第一位。

第二點:結合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,將建設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安全大省定為基本省策,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,將農業資源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、規模和水準,開創獨具吉林特色的生態農業、觀光農業、品牌農業之路。跟沿海發達省市相比,吉林省的城鄉工業基礎相對薄弱,相對應的是江、河、草原、山地的資源豐富,生態基礎較好,污染較少,具有較明顯的農業產業開發優勢,所以,我們的產業定位應該揚長避短,不必亦步亦趨地向別人學習,削足適履。

第三點:保護生態環境,嚴格控制污染,從源頭上保護農作物和畜禽的生長環境,依託天然的生態鏈實現健康的食品鏈。一是堅決制止來自工業項目引起的江河水流污染、土壤和大氣污染,為農作物、畜、禽提供健康的生長土壤和空氣。二是從源頭上控制農藥、化肥、動植物激素的濫用導致蔬菜水果化學品殘留物超標。

今年冬天的霧霾天氣,人戴上口罩、關上門窗就能完全防備得了嗎?不行,植物和動物同樣呼吸空氣,也會因污染而得病,處在食物鏈條上的人,吃了被大氣污染的植物或動物,還是會得病。在同一生存空間裡,每個人無法逃脫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。自然生態非常脆弱,一旦遭到嚴重破壞,復原進程極其緩慢,甚至不可逆轉。僅 以長春的母親河伊通河為例,如果不被污染,那麼她今天的生態環境價值、旅遊觀光價值、房地產開發價值、農業灌溉價值,將是污染她的那些企業創造的價值總和的百倍、千倍 !實際上,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計算。母親河是無形資產,也是無價資產。

第四點,從建設 “生態型、食源性食品基地”試驗區開始,打造“從田間到餐桌”的全產業鏈健康食品。大陸供港食品安全率創造了99.999%的奇跡,也將可望在吉林的食品試驗區得到認證。中新吉林食品區的啟動,即是吉林與國際合作的參考樣本。

第五點,吉林省應該率先建立健全從農業產品到工業食品的全產業鏈“實名制”體系,在此基礎上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,為建立與國際接軌的“召回制”、“追溯制”和“問責制”拓寬資訊採集管道。

第六點,完善地方食品安全立法,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協力廠商核對總和認證體系。借國際認證機構的定時權威發佈,向國內外推介吉林食品,建立起吉林食品的國際信譽品牌。

第七點,完善輿論監督機制,引導社會樹立“己所不吃,勿售於人”的商業道德觀。一位主管食品安全的高官透露:“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故意違法違規行為,是我國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存在問題的明顯區別。”據介紹,全國各地農村“一田兩制”現象非常普遍。舉例說來,種糧食、種蔬菜、種水果的農戶,都要隔出幾條壟或拿出幾棵樹,只施農家肥,不施農藥、化肥和助長劑,自家食用。而賣給城裡人的,則放心使用農藥、化肥和各類助長劑,一切向錢看。養豬、養雞、養魚的也都不例外。解決這個問題,讓農民兄弟做到一點就行了:那就是自己家不吃,別賣給別人。

官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,食品安全事關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種族品質,必將是我國最大的民生工程。“米袋子省長負責制”和“菜籃子市長負責制”,這個成功的經驗可繼續推廣使用,並結合大部制改革,啟動卓有成效的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,力爭用3至10年的時間,使吉林省出產的農、林、畜、牧業產品逐步達到國際標準,成為高品質、高附加值、高市場佔有率的“三高”產品,成為信譽卓著的名牌產品,依託“美麗吉林”的原生態黑土地、藍天、碧水、白雲、白雪及純樸的民風,打造東方荷蘭式的生態、環保、健康、可持續發展的美食產業。謝謝大家!

#chinasfoodsafetyinformation中國食物安全資訊

10 次瀏覽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Know More about Cross-Border e-Commerce of Food in China

3480

中國跨境電商食品知多少

4420

Can Hairy Crabs with Trace Amounts of Dioxins be Sold ?

380

​

English
中文

Hong Kong Food Safety Association

香港食品安全協會